1.本品剧毒。对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后,有鼻黏膜萎缩或发生支气管炎等症状。此外,尚有头痛、嗜睡、无力、胸痛等症状。遇水释放出氯化氢,也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操作中要特别注意。触及皮肤和眼后要用大量水冲洗,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具。
储存注意事项[2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1)现在工业上均采用直接法。生产中以铜或铜盐为催化剂,在300℃左右使一氯甲烷与硅粉直接反应,这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反应,反应混合物主要含二甲基二氯硅烷(占75%)、一甲基三氯硅烷(占20-30%)、三甲基一氯硅烷(占5%)及甲基二氯硅烷;这些组分的沸点分别是70℃,66.4℃,57.9℃和41℃,采用乳化塔进行分离。根据需要,其组成可以通过变更操作条件进行调节。
(2)格氏试剂法 F.S.Kipping及其合作者们经过长期努力研究,利用格氏试剂法合成了大量的有机硅化合物。其特点在于:产物组分较少,能用于制备混合烃基硅烷,能副产金属盐,可使相同的有机集团如烷基、烯基、芳基等连在硅原子形成单体。缺点在于:需要使用易燃的或其他溶剂,不仅消耗量大,且易燃易爆,生产不安全;工艺步骤多而复杂;原料四氯化硅、格氏试剂价格昂贵,成本高,不宜于进行工业大生产。
(3)缩合法(取代法) 由氯硅烷(主要为含氢氯硅烷)与烃或卤代烃反应,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缩合生成有机氯硅烷的方法,又可称为热缩合法。把缩合过程看作是硅烷上的氢或氯被烃基取代的过程,缩合法还可称为取代法。
(4)歧化(再分配)法 指使用一定的催化剂,将硅烷中的取代基进行再分配,生成新的有机卤硅烷的方法,故又称再分配法。其突出优点是可解决单体生产中的不平衡问题,可实现综合利用并降低生产成本。
物竞数据库是一个全面、专业、专注,并且免费的中文化学品信息库,为学生、学者、化学品研究机构、检测机构、化学品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化学品平台进行交流。
数据库采用全中文化服务,完全突破了中英文在化学物质命名、化学品俗名、学名等方面的差异,所提供的数据全部中文化,更方便国内从事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等化学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查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