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山东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110家农商银行,进一步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聚焦“三夏”生产金融需求,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目前,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8855亿元,较年初增加243.8亿元。
5月20日,招远农商银行为招远市富岭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粮食规模种植贷”40万元,这是烟台地区首笔大田托管“粮食规模种植贷”。
招远市富岭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金岭镇的中华山村。为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发展,村委主任刘文庆通过党支部引领创办了合作社,流转了本村土地420余亩。“‘粮食规模种植贷’在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带来了创新性的‘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刨去成本后一亩地的纯收益在1000元左右。”刘文庆说。
据介绍,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山东省农信联社联合省农担公司共同制定《“粮食规模种植贷”业务实施管理办法》。“粮食规模种植贷”是指农商银行向服务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采取全托管方式进行大田粮食作物规模种植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放的,用于土地流转及粮食种植托管服务支出资金需求的贷款,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贷300万元(含)。同时,全省农商银行与农担公司各办事处联合乡镇(街道)政府相关部门及村“两委”、农金员等,通过驻点办公、金融夜校、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共同做好政策宣传、客户筛选、业务引导及信息收集工作。自5月18日推出以来,该产品已为30户合作社提供1932万元信贷支持。
“我割完这一块,马上就到你那儿去。”在费县石井镇,48岁的村民张继友操控着一台联合收割机,连片的麦子一茬茬被这个大家伙“吃”进去,变成了金灿灿的麦粒。今年初,张继友想再购进一台收割机,手里的资金有些紧张。
费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为其办理了10万元的“美德信用贷”,解决了资金难题。耕地、播种、收割……张继友的机械越买越多,也越来越忙,看着越来越鼓的腰包,他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针对“三夏”资金需求“短、频、急、快”的特点,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持续加大支农力度,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城镇社区”四张清单。“三夏”期间,全省农商银行以“四张清单”营销对接为抓手,借助智慧营销系统,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全面掌握各类主体资金需求,并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满足从事夏粮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的农户和企业资金需求,做到“钱等粮”,助力夏粮颗粒归仓。截至5月末,全系统“四张清单”授信户数已达1252万户。
微山农商银行在开展“金融夜校”活动中,发现农忙时节存在资金短缺的农户不在少数。为有效解决此类难题,该行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为百姓提供结算、咨询等金融服务。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辖内农户及购粮商开办“聚合支付”,确保安全、高效完成结算业务。截至4月末,该行绑卡支付较年初新增7.5万张,累计拓展聚合支付1.55万户。
陵城农商银行27支志愿服务队分赴街头巷角、田间地头,推介特色惠农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活动开展以来,发放宣传折页2300余份,发放助农贷款795万元。
为全力支持农户抢收抢种、加强田间管理,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发扬“大挎包”银行精神,组织员工开展助农收割粮食、宣讲惠农政策等各类志愿活动,集中走访辖区内收粮大户,收集客户金融需求,在驻点办公基础上,主动携带移动金融设备,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定制服务等,确保百姓夏收时节金融服务“不断档”。
潍坊市密州种业有限公司是潍坊市优质良种繁育企业,也是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单位,已与诸城市相州镇16个村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合作。但由于资金受限,种子培育加工工作进展迟缓,导致产能产量备受制约,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理想。诸城农商银行主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为其提供政策性扶持贷款100万元,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
嘉祥县宏喜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种子繁育的企业,现有繁育基地1.6万亩。随着种业市场发展,公司订单逐渐增加,但受疫情影响,资金回款周期延长,造成资金短缺的问题。嘉祥农商银行了解到情况后,依托财政贴息政策给予其5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目前,该行已与辖内18家市级龙头企业完成对接,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利率等优惠政策累计为种业企业减费让利达400余万元。
据介绍,为在支持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走在前、开新局,山东省农信联社印发《全省农商银行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带领110家农商银行聚焦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创新推广信贷产品,不断完善服务模式,真正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将更多金融资源投放到乡村振兴领域。